【导读】时事评论观点:驱散雾霾,只能坐等冷空气?,请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s://js.huatu.com/
连日来,从北京到天津,从河北到山东,从河南到广西,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多地的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的地步。好消息是,因为“有一股冷空气自蒙古国扩散南下”,从今日起雾霾天气将逐步消散。吹一吹,雾霾就走了,人工降雨无需准备了,公务车不用再停驶了,污染企业可以继续排气了,GDP也可以升上去了……冷空气,谢天谢地你来了!不可否认,中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已不容小视,一些媒体更是以“比糟糕透顶更糟”来形容。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本世纪以来,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达到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与此同时,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而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我们究竟该怎么办?难道只能默默承受、坐等冷空气吗?
关于空气污染的原因,早已形成了社会共识,无非就是污染物排放量太大,主要表现在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方面。遗憾的是,解决之道却没有达成共识。公众虽然痛恨污染但主动减排意识差,尤其是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人人为我”可以,“我为人人”则难;企业天性就是唯利是图,更不会主动选择节能减排,反而会想方设法逃避责任、逃避监管;政府承担着保护环境的管理职能,同时也肩负着经济建设的重任,但两者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而不少地方政府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正是因为诸多矛盾的存在,才让许多治理措施依旧停留在纸面上。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谈及空气污染治理时强调:“我们必须有所作为,需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面对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个人、企业、政府亟须行动起来,既要形成治理共识,更要严格贯彻执行,在三者之间最关键的还是政府,政府必须把环境保护和治理放在优先位置,必须切实履行对企业和个人的管理职责,必须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氛围。环境治理之难,恰恰就难在政府身上。一些地方政府还“掩耳盗铃”不承认PM2.5超标,这种自欺欺人的执政理念怎可能去保护环境?一些地方政府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这种唯GDP是从的政绩观怎么会做到可持续发展?
驱散雾霾,不能坐等冷空气。首先,政府必须正视空气污染问题,敢于向社会发布真实客观的PM2.5数据,这样才能增进环保共识,让全社会动员起来;其次,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要逐步改造和搬迁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再次,必须通过考核制度倒逼政府执政理念和官员政绩观的转变,真正做到科学发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真正做到环境优先。只有政府痛下决心、行动起来、有所作为,公众才能真正看到保护环境的希望和动力,才可能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共同治理”。如果政府袖手旁观或敷衍塞责,我们只能“听天命”,坐等“冷风吹”。
堪忧的是,面对严峻的空气污染现实,有些专家再次出面为政府“背书”:“污染是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一个阶段,就像孩子慢慢长大一样,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也需要这个过程。”由此可见,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恐将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喜的是,广州的专家表示“广州在PM2.5治理上有望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达标,预计全面达标的年限是2025年”。2025年,有点遥远,但希望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姑且就相信广州专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