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图教育网!
全国分校

设为首页

江苏华图分部南京 | 镇江 | 苏州 | 无锡 | 常州 | 南通 | 泰州 | 扬州 | 淮安 | 盐城 | 连云港 | 徐州 | 宿迁 | 江苏华图地址:山西路8号金山大厦A座25楼
课程类型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公务员-江苏华图 >> 辅导资料 >> 申论 >> 热点时评 >> 正文

时事评论观点:异地高考门槛如何过渡

2013/1/6 15:50:48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https://js.huatu.com 来源:江苏华图

分享到:
【导读】时事评论观点:异地高考门槛如何过渡,请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s://js.huatu.com/
  2012年末最后一天,京沪广不约而同发布异地高考实施方案。这走出破冰的第一步,却引发争议。
  异地高考迈出第一步,过渡和渐进是必然的。“门槛”如何设置,是异地高考改革最难把握的度——与之前各省份具体的“学籍、社保、固定住所”等条件相比,京沪广的异地高考方案门槛被外界普遍认为偏高。
  北京方案,尽管向外地户籍学生开放了2013年中等职业院校及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录取考试机会,然而由于“大学本科部分还没有放开的计划”,被诟病为“最高”门槛。而在广州,这一过渡时间指向2016年。安徽则设置了只须“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即可异地参加高考的“最低”门槛。
  一高一低背后,是京沪广在外来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现实趋势之下,户籍居民和外来人口间教育资源的博弈。
  异地高考方案的门槛设定,是“小步快走”的连续低门槛,还是“大步跨越”的单一高门槛?这既牵涉到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控制与城市矛盾的融合,又牵涉到教育公平的公众担忧。
  现实的压力是,京沪广的公共服务资源能否承载随迁子女的增长?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2011年北京市常住总人口为2018.6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占到1/3。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随迁子女近50万人,占学生总数近半。
  从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的发展进程来看,人口高速增长一般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北京、广州、上海的人口短时间内的急剧增长,使本来应该在长时段内解决的矛盾被浓缩、集中并放大。
  在这一城镇化推进过程背景下的异地高考政策制定,门槛不应是“高而堵”,应该为“低而疏”。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调研指出,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要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不能继续利用行政的优越性使自己成为改革的孤岛,降低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
  异地高考最大门槛是公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超过1200万人,确保他们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入学机会,正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义。
  就教育公平而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高考改革的方向就是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以推进高考改革的精神解决异地高考问题,而不是仅仅根据流动人口的多少、高考指标的平衡、本地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等“不能碰的问题”来设置高门槛,是异地高考方案思路公平的关键。

(责任编辑:zhangyr)
热点专题: 江苏公务员 江苏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