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旗下网站 江苏人事考试网 Rss
全国分校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公务员考试-江苏华图 >> 辅导资料 >> 江苏人事考试网一日一题 >> 正文

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巧解(元月九日)-江苏人事考试网

作者:jiangsuh…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9 12:53:44

   2011年元月九日题目:

   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时下流行的“待人如己”一样都是充满伦理智慧的“道德黄金律”。

  下列说法符合句中观点的是()。[200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类-75题]

  A.“道德黄金律”指的是孔子所倡导的最高道德观念

  B.“道德黄金律”指的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所倡导的道德观念

  C.“道德黄金律”古今都有

  D.“道德黄金律”是充满伦理智慧的最高道德观念

  

   方法提示:长句理解

  长句理解这种题型先给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长句,然后针对长句所提出的问题给出四个选项,其形式与片段阅读比较相似,因此考生可借鉴片段阅读的一些方法来做长句理解题。由于长句理解所给的句子就较长,所以要准确理解句子意思,其难点就在于对长句意思的理解和把握上;并且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句意进行推论判断,这也增加了长句理解题的难度。

  长句理解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一种特色题,曾经在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过。从题型特点的角度分类,长句理解有以下两种类型:肯否判断类和句意推断类。

   答案解析:见下一页 (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巧解(元月九日)-江苏人事考试网

 

   今日培训班方法推荐: 类比推理解题技巧

    类比推理是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固定地有10道题目。公考专家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出发,从题型和考查内容上对类比推理的10道题做了详细分析。具体到题型,到目前为止共出现过三种:二项式、三项式和对称型类比推理。其中二项式型由07年的10题减少到09年的2题,三项式和对称型分别由08年的3题和2题增加到09年的4题。很明显第二、第三种题型在近年来的考试中比重逐年增加,难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因此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从根本上突破类比推理的解题技巧。具体到词项间的关系,词组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并列、对立、包含等关系,很多词组间的关系很难进行概括,对常识的考查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将类比推理和常识考查结合了起来, 2010年国考大纲中已经对常识部分进行了较大改革,因此江苏公务员考试专家预测:将常识与类比推理相结合可能会作为今后类比推理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二项式型
  峨眉山:四川
  A.黄山:安徽                
  B.庐山:江苏
  C.五台山:山西              
  D.泰山:山东
  【答案】C
  【解析】解答类比推理题目时,首选需要最大限度的寻找词项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到本题,题干中的峨眉山坐落于四川,属于物与物的对应关系。由此,再看选项,黄山也是坐落在安徽,于是,许多考生在做题时由于时间紧张往往不再看剩余的选项直接选A。事实上A、C、D均属于这种关系。再仔细分析题面部分可以发现,峨眉山又属于我国的佛教名山,而只有C中的五台山符合这层意思。即,要正确解答本题,选项必须同时符合题面的两层逻辑关系。
  注意: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许多考生往往题目还没看完,或者仅考虑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便匆忙作答,很容易误选,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尽可能多地挖掘词项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进而从中选取最佳答案。
  抛开词项间的逻辑关系看,本题考查的内容实际涉及到常识问题,如果考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不分析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也能很快的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广大考生需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把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
  有些词语之间的关系,单纯从逻辑的概念角度谈,不容易找出规律,但是根据生活中二者存在或发生的关系进行判断却可以推断出二者确实有着联系,因此,注意从生活中寻找给出词语的关系。 

 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巧解(元月九日)-江苏人事考试网

    二三项式型


  考试:学生:成绩(2008陕西省考真题)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答案】D
  【解析】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以本题为例,题面是三个名词的组合,由此便可以排除D,“色美味鲜”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再找词项间的逻辑关系,不仅需要考虑第一个词和第二个词的关系,还需要考虑第二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甚至有时还需要寻找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的关系来寻找“突破口”。通常可用一个陈述句表述出来,即造句法。“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A项“网民”通过“电子邮件”实现“往来”逻辑关系相似,但是词项间的顺序没有一一对应,排除;B项“司机”获得“驾驶执照”后才能驾驶“汽车”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职员”通过“工作”获得“工资待遇”,符合。故选C。
  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巧解(元月九日)-江苏人事考试网
    三、对称型
  (    )对于纸张相当于毛衣对于(    )
  A.书本----毛线              
  B.文章----商标
  C.涂改液----火炉            
  D.笔----桌子
  【答案】A
  【解析】对称型题目,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单看题干,可能无法得出准确的逻辑关系,最多只能说存在某种可能的逻辑关系,既然关系还不明确,就不要贸然断言该题的逻辑关系,而应从最可能选项入手反推或用代入试验法,这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具体到本题,可以用代入法,然后比较题面两组的逻辑关系,虽然费时,但比较奏效;当然,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从选项入手发推,即首先判断与纸张关系最近的词,分别是书本>笔>文章,再判断与毛衣关系最近的词“毛线”,代入后发现,已知词与未知词构成成品与原料的关系,符合要求。
  以上例题是江苏公务员考试专家根据国考的命题规律,精心挑选的三个题目,没有从逻辑关系的种类方面分析,而是跳出逻辑这个范畴,从题型特点出发总结相应的解题技巧,便于广大被考考生从宏观上把握类比推理的解答技巧。

  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巧解(元月九日)-江苏人事考试网

  相关阅读:201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



江苏公务员考试 |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 江苏人事考试网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
增设电子公告服务栏目的批复(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33号函
客户服务热线:4006-42-4006
最权威江苏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江苏华图地址:南京市山西路8号金山大厦A座25楼
电话:025-83694961/6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