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旗下网站 江苏人事考试网 Rss
全国分校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公务员考试-江苏华图 >> 辅导资料 >> 申论 >> 正文

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之路

作者:华图公考 来源:江苏华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5 17:27:34

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之路


》》新闻背景

    两会工作报告论述:

    温家宝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

    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三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对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五是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加强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摘自2009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人大代表刘友君:“建议修改失业保险条例,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机制。”

    人大代表高德康: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不裁员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偿。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政府对服装生产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人大委员荣海:加大企业用工补是保障就业的有效办法

“从输血到造血”——代表委员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招探路

    人大代表刘友君:“建议修改失业保险条例,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基金预防失业机制。”

    人大代表高德康: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不裁员的企业,给予一定补偿。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政府对服装生产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人大委员荣海:加大企业用工补是保障就业的有效办法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谭浩、顾瑞珍、任珂)2000多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政府和社会的神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如广东省已确定了‘腾笼换鸟’的发展战略。”在刘明华委员看来,农民工大量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将这种趋势提前了而已。

    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不仅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统计,2008年提前回流的农民工占到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左右。在空前的就业压力下,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之路究竟在哪里?

    “希望国家能借现在大力培训农民工之机,对组织培训的单位以及农民工本身给予培训补贴。”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点改善创业环境,建议开辟农民工回乡创业‘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

    “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鼓励和引导城镇企业‘下乡’。”

    “建议统筹解决农民问题,根据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编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规划。”

    ……

民革中央的提案指出,预计今年我国农民工外出务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恶化,不仅将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将给农民工的接收和输出地带来巨大压力。

    怎样还返乡农民工一个“暖春”,代表委员们纷纷支招。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们还结合自身实际,对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提出建议,希望达到“让农民工从接受输血到自己造血”的目的。

    “希望国家出台一定政策,原则上要求农民工经过岗前培训后再上岗,而不是让农民工盲目地进入就业市场,毕竟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方式完全不同。”来自浙江的基层代表张剑星经营了一家建材生产企业。他介绍,他的企业也有职业教育学校,对于刚招聘进来的工人都进行培训,每年还会对单位员工安排短期的培训活动。

    “就拿我们种植业来说,平原地区适合种果树,而在我们山区,可能更适合种木耳等食用菌。”来自地震灾区四川省青川县的食用菌种植大户左万军代表认为,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实用性培训非常重要,还要因地制宜。“在组织培训时,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而不要全都是那种很普通基础性的劳动培训。”(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易敏利: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陈玉明、王攀)如何安置大批返乡农民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建议,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批沿海企业停产或关闭,导致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据有关部门测算,返乡的农民工超过2000万。

    易敏利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胜任田间农活;更重要的是,这些农民工返乡,基本上也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与当前的城市化趋势相悖。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化需要来创新解决当前就业问题。

    易敏利认为,借助国家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发展中小城镇,增加中央政府对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投入,既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方式,又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解决当前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661个城市中,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就有533个,占全国城市的80.6%,中小城市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9%。中小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也比较均匀。易敏利说,推动中小城市发展,由此产生的就业岗位对单个城市来说虽然可能有限,但众多的中小城市共同产生的作用,却最终可能有效地分解就业难题。

易敏利认为,发展中小城市,必然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实际上,推动小城镇发展也是发展中小城市的应有之义。中小城镇是城乡结合点,可以为从沿海返乡而又不愿意回乡务农的农民工提供就近择业的机会。而且,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可以避免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易敏利建议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资金中设立专项,用以推动内地特别是返乡农民工比较集中地区的中小城市及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就业岗位,而且可以改善这些城市的居住环境和质量,落实全面发展。

    其次要增加中小城市及其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方面的建设投入。应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中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建设,为大学生和农民工到中小城市及其小城镇就业和生活解除社会保障方面的担忧。

    此外,还可以在中小城市及其城镇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只有进一步开放户籍管理,并在医疗卫生保障和教育条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才可能提高中小城市及其城镇居住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依托。(来源:新华网)

荣海委员:加大企业用工补是保障就业的有效办法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甲)全国政协委员、西安海星集团董事局主席荣海认为,2009年国内国际就业形势都非常严峻,国内虽然出台了一些保就业的措施,但是范围和力度都还不够。他提议将施行企业用工补贴作为当前国家保就业的有力措施。

    荣海委员介绍,我国各省市已经出台的保就业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招聘“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时,政府给予津贴补助,金额从300到1万不等,补助期限为1到5年。

    第二,降低社保缴纳比例,缓缴社保,6个月到1年不等。

    第三,提供就业培训补贴。对于企业首次参加初、中、高级技能培训并鉴定合格的,分别按200、400、6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第四,对于自主创业者,提供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荣委员认为以上这些措施切实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但是力度太小。仅仅从就业人员角度是不能解决就业问题的,还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荣委员认为加大用工补贴是扶持困难企业、保障就业安全的最有效办法。他建议:

    一、企业实际用工人数,遵循一人一补的原则进行补贴。补贴费用为每年1-5万元,补贴期限3-5年。

    二、降低企业和员工社会保险缴纳比例,加大国家社保资金投入。

三、各地政府对企业为员工所建立的生活福利设施、文化设施、物业管理费给予一定补贴。

    四、出台国家对企业员工培训基金的补贴政策。

    五、根据职工总人数给予一定的金额的劳动津贴补偿。

    六、各地每月或每季度举办免费的招聘会,对于高端人才给予100%的猎头费补贴。

    七、对职工的发明创造奖、科技进步奖给予专项奖金津贴。(来源:人民网)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

    4万亿投资能否有效带动就业?日前,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蔡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特别是9000万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的失业严重程度容易被低估。“经济复苏了,就业却上不去”也是有可能的。

    病征 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被低估

    记者: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蔡昉: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因此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其次,受冲击的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体,所以农民工是遭受就业冲击最严重的群体。

    记者: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如何?

    蔡昉:这次危机冲击的主要对象,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当中,灵活就业的三分之二,约9000万人。然而,由于这部分人很难在现行的就业统计体系中得到反映,不仅他们失去就业岗位的严重程度容易被低估,他们被社会保险和就业扶助措施覆盖的程度也很低。

经济复苏失业率未必下降

    记者:是否经济回归高增长后,就业问题就自然会迎刃而解?

    蔡昉:经济周期对就业影响的确很大,即便是长期劳动力短缺的发达国家,经济危机时也都会出现失业潮。我特别提醒有关部门要谨防曾有过多次先例的“无就业复苏”:经济复苏了,但失业率却居高不下。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无就业复苏”这种奇怪的经济现象?

    蔡昉:各个国家出现“无就业复苏”,原因各不相同,但也有相互吻合的,那就是:都伴随着技术升级与产业转移出国的现象。

    每逢经济陷入衰退,企业都会想方设法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多用自动化设备而少使用人工,是常见的办法。另外危机之下,劳动密集型企业会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迁往相对落后的国家,以节约成本。

    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产业转移,都会压缩就业机会。

    药方 不能照搬“四小龙”的经验

    记者:我们该怎么解决产业升级与保障就业之间的矛盾?

    蔡昉:亚洲“四小龙”当年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转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我们跟“四小龙”不尽相同,“四小龙”都是小规模经济体,我们地大人多,不能照搬“四小龙”的经验。

    中国东西部差异巨大,我们不妨把在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发展瓶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用中西部地区与印度、越南这些同样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竞争。

    虽然中国的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研究表明:中国近年来工资的增幅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是同步的,依然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据我所知,中国中西部地区,无论是政策环境、基础设施,还是劳动力素质,都要优于印度和越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明显。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搬到中西部去,尽量不让它们流到印度和越南。

    从现实层面看,广东的“双转移”政策很有道理,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开拓中东和拉美市场 东部可“走出去”谈判

    记者:东部“腾笼换鸟”之后该怎么发展?

    蔡昉:东部“腾出笼子”之后,重点发展服务业。“中国制造”对美国的依赖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美国商人有很强的采购能力;而我们的谈判能力又很差,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我知道广东的企业已经开始大力开拓中东和拉美市场。

    中东人和拉美人的采购能力不太强,我们必须提高议价能力,主动地走出去,不能坐等他们上门来找我们。主动走出去、议价、营销,这些事东部可以试着去干。(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张强、曾向荣、李颖)

温思美委员: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温思美委员代表民盟中央: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宇)9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温思美代表民盟中央发言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温思美委员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仍然明显偏低,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农民教育和培训仍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温思美委员建议:

    一、深化认识,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任务来抓。尽快制订全面的农民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加大投入,增加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增长幅度应不低于教育经费整体增长幅度。

    三、完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是依托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普通中学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四、整合渠道,加快农民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发挥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的作用。

    五、应对危机,及时组织返乡农民工培训。

    六、加强引导,促进农民教育投入机制多元化。(来源:新华社)

大学生就业难也因“工冷文热”?人大代表说我国高等教育要“防错位”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王攀)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下一个热点问题,然而,这是否全是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副主委孔令人说,危机因素值得重视,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错位”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文科严重‘供过于求’,市场需求紧迫的工科却发展迟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了。”

    长期在大学教研机构工作的孔令人说,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以来,文科专业的大比率扩张和工科专业的相对萎缩、普通工科招生难等现象日渐明显。“统计显示,近年来很多大学在集中开设一批热门专业,其中七成左右都集中在英语、法律、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专业上,社会需求紧迫的传统工科专业却乏人问津。”

    此外,过度集中的专业设置使得部分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以避免,而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以新闻专业为例,2005年最高峰时,全国高校当年就新增了202个本科专业点。广东一家大型报业集团招聘时,曾出现过4万人竞争200多个职位的激烈情况。在教育市场整体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光靠多方开拓就业渠道,恐怕还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矛盾。”

    而在文科类“热门”专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另外一些专业特别是开设门槛较高、投入资源需求较多的工科专业却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孔令人说,根据他的调研,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559万人,学工科的仅占30%,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生物工程、通讯、信息、电子、新材料上,而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纺织、煤炭、汽车、制药、地质、水力水电等传统工科专业,每年毕业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仅10%。

    “而纺织、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勘探又是近十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不论是企业升级转型,还是产业创新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但企业找不到需要的合适人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孔令人分析说。

    在孔令人看来,除了“文热工冷”的专业设置和招考状况不利大学生就业外,目前我国工科教育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力度。“现在我国工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学科交叉不力,缺乏特色,和企业、市场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这进一步增加大学生毕业后能很快找到合适工作、尽快就业的难度。”

    针对这些问题,孔令人建议,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也应加强“宏观调控”。他说,教育主管部门应着眼国家和社会长远需要展开布局,按照我国经济产业相关发展设想和规划引导高校积极调整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同时建立独立的工科评估标准,改革高等工科教育课程设置,重实践、重动手能力培养;同时,鼓励高校和企业建立创新实验与实习基地,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多样化的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市场的“供需矛盾”。(来源:新华网)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



    华图简介 | 联系我们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华图招聘 | 客服中心 | 意见反馈
    江苏公务员考试 |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 江苏人事考试网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
    增设电子公告服务栏目的批复( 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33号函
    客户服务热线:4006-42-4006
    最权威江苏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江苏华图地址:南京市山西路8号金山大厦A座25楼
    电话:025-83694961/6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