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时事评论观点:空气污染需区域共治,请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s://js.huatu.com/
各地就迫切需要建树污染共治的共识,共同推进污染治理的策略举措。从国家层面,或许更需要有相关区域共治的协调机构。雾霾渐去,惊魂初歇,一记重重的警钟敲响空气治理的沉重话题。尽管各方多有议论,但此次大雾的一个特征却格外凸显。不独北京,在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都贯穿着那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占去了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再到郑州、南通、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已经不分地界了。一方面,污染可能随风飘移,把甲地污染带到乙地而停下来为祸,因而乙地污染之果源于甲地污染之因。另一方面,多地污染源众多,导致空气污染叠加,共同为祸人间。
有媒体认为,邻近北京的河北省有大量工厂,北京的汽车保有量近年来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激增,此外,北京还处在三面环山的平原上,在无风情况下,污染物会被悬崖峭壁挡住,罩在北京上空。通俗的说法则是,污染物像一个大锅盖把京城给盖了。这便是北京空气治理面临的周边环境和地理环境。
面对雾锁京城,北京加速空气治理责无旁贷。北京的应急行动显示,58家企业实现停产,完全切断污染源,同时41家企业降低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尽管北京还在加大空气治理力度,但显然这非北京一地之力就能彻治。
此次大雾,不仅给北京、天津等雾锁地带敲响了警钟,在相当意义上讲更是对全国的一次严重警告。如果各地城市仍不警觉,发达地区城市不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走清洁生产、文明发展之路,中西部落后地区城市仍陶醉于粗放式的产业梯度转移的美梦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么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将会面临严峻考验,所谓的美梦终将成为噩梦。
有了这样的认知,各地就迫切需要建树污染共治的共识,共同推进污染治理的策略举措。从国家层面,或许更需要有相关区域共治的协调机构。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未来加快推进的一个方略,显然也需要把这种污染的区域共治纳入题中。
此次大雾,舆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其时主要因居民在家烧煤过冬,煤烟加上风速低,产生了一种浓重的黄色烟雾,能见度降到几英尺,公共交通、影院和体育场全部关门,大约4000人在浓雾中死亡。如果不汲取教训,工业和居民的燃煤污染、大城市的汽车尾气等叠加所产生的危害性,未必不比伦敦烟雾事件严重。共同行动起来,则是汲取教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