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省市统考考点预测(2)
2017-04-14 16:12:51 江苏医疗卫生考试 来源:江苏人事考试网
③后头部连项痛,属太阳经头痛。
④巅顶痛属厥阴经头痛。
⑤全头重痛多为太阴经头痛。
⑥脑中痛,或牵及于齿多属少阴经头痛。
(2)根据头痛的不同性质,可辨识病性的寒热虚实
①头痛连项,遇风加重者:属风寒头痛。
②头痛怕热,面红目赤者:属风热头痛。
③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属风湿头痛。
④头痛绵绵,过劳则盛者:属气虚头痛。
⑤头痛眩晕,面色苍白者:属血虚头痛。
⑥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肾虚头痛。
例题:头痛牵引项背多属
A.太阳经头痛 B.厥阴经头痛 C.少阳经头痛 D.阳明经头痛 E.少阴经头痛
参考答案:A
预测点七:特定穴常考内容
1.下合穴共有六个,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的下合穴依次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委中、委阳。
2.八会穴分部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八会穴的组成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3.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腧穴,称为井、荥、输、经、合。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对五腧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
4.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
例题:大肠的下合穴是
A.上巨虚 B.下巨虚 C.足三星 D.天枢 E.委中
参考答案:A
知识点八:奇经八脉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督脉督领诸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为“阳脉之海”。任脉妊养诸阴经,总调全身阴气和精血,为“阴脉之海”。冲脉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有“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之称。
例题:奇经八脉中,被称为“十二经之海”的是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E.阴维脉
参考答案:C
知识点九:常考方剂功效及主治汇总
1.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2.芍药汤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
3.普济消毒饮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大头瘟。
4.芍药汤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
5.小青龙汤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
6.痛泻药方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
7.四逆汤功用: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
8.当归补血汤功用:补气生血。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9.炙甘草汤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痿。
10.六味地黄丸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
例题: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用的方剂是
A.九味羌活汤 B.柴葛解肌汤 C.桂枝汤 D.败毒散 E.桑菊饮
参考答案:A
知识点十:感冒的病因病机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例题:感冒致病的主因是
A.风 B.寒 C.暑 D.湿 E.燥
参考答案:A
以上即为《中医学-省市统考考点预测(2)》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医疗卫生招考公告,关注江苏医疗卫生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南京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