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苏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16(2)
2021-04-21 09:03:52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 来源:江苏华图
【参考答案】
1.C
【解析】长善救失原则也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题干中的老师利用小王善于绘画的爱好克服了他散漫的毛病。故本题选C。
2.A
【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一目十行”指的就是注意的范围。故本题选A。
3.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B。
4.B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题干的描述是独立性的体现。故本题选B。
5.C
【解析】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尝试策略和启发策略。尝试策略是指对一个问题的所有解决途径都加以尝试。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所以,小亮解题的时候把各种方法都尝试,就是算法式策略。故本题选C。
6.D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中的儿童认为,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一种社会契约。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但如果法律以牺牲人类权利和尊严为代价,不能提升社会总体福利,则应该予以修改完善。故本题选D。
7.C
【解析】艾略特及其同事将趋近—回避这两个古老的成就动机概念引入到成就目标理论中,把成绩目标进一步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前者旨在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趋近的目标状态,后者旨在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回避的目标状态。平崔克将趋近—回避状态引入到掌握目标中,将掌握目标区分为趋近和回避两种状态,进而把成就目标分为四种,即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并提出了这些目标的一些特性。故本题选C。
8.D
【解析】埃里克森指出青春期的时候主要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抉择,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由题干小孙对职业定向的纠结,可以判断当前主要任务是发展同一性。故本题选D。
9.B
【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耗竭感、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1)耗竭感指的是个体感到自己的能量和资源耗尽、用完,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情感衰竭两方面;(2)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的态度;(3)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根据本题的描述这个老师是去个性化。故本题选B。
10.C
【解析】课堂纪律有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故本题选C。
以上即为《2021江苏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16(2)》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教师招考公告,关注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