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教师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篇2(2)
2020-06-03 09:38:05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 来源:江苏华图
添加人工客服
实验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实验
在斯金纳箱内设有特殊装置——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在箱内放进一只饥饿的白鼠或鸽子,动物可在箱内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食物掉进箱子里的盘中,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偶然一次压杠杆得到食物,就会导致动物压杠杆或啄键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某一操作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2.结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应答性行为是由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如眼睛遇强光时,瞳孔是马上收缩等,是经典条件作用论中研究的对象。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通过对人或有机体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行为。其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1)强化
①正强化: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②负强化:负强化通过消除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2)消退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消除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实验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实验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
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
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
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2.结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2)替代性强化:观察着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