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图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模考解析(4)
2014-03-10 14:28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江苏华图
31.A【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甲和乙走完全程分别要30、45分钟。甲在相遇时走了20分钟,走了全程的2/3,乙走了全程的1/3,应该用45×1/3=15分钟。因此乙休息了40-15=25分钟。
32.D【解析】重点在分析题干,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发现张从甲出发半小时又回去,共花了一个小时。而这一小时加上他在甲地休息的半小时,共一个半小时。在这一个半小时里李一直在行驶,而且李一个半小时走的路程正好是张又从甲地去追李追及的距离。因此追及距离为:4.5×1.5=6.75公里。假设经过时间t小张追上小李,必须满足:
得,t=0.3。因此,问小张追上小李时,两人距离甲地27×0.3=8.1公里,所以距离乙地为20-8.1=11.9公里。
33.B【解析】题目中求“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即要求“摸出的3个小球至少有一个是5的倍数”。我们可以运用概率的逆向公式进行求解:编号1-10中只有5、10是5的倍数;因此:
3次记下的小球编号乘积是5的倍数的概率=1-三个小球全不是5的倍数的概率即为
34.A【解析】因为7人身高不等,且按身高向两侧递减,因此除去中间最高的人,只需要从6人中选出3人排在一边即可。此时,这3人的排法根据他们的身高已经确定。同理,剩下的3人的排法也已经确定。因此:
35.B【解析】方法-,假设订第一种报纸的有x人,订第二种报纸的有y人.依题意
将两式相加,可得(292+156)(x+y)=2084+1948,解得x+y=9,即该室有9人。
方法二,假设全室人员都订了两种报纸,则每人需(292+156)元,一共需要(2084+1948)元,则该室有(2084+1948)÷(292+156)=9人。
36.C【解析】端午节和龙舟应该是对应关系,据此可以排除A、D选项;B中冬至应该是吃饺子;只有C符合节日和习俗的对应关系,故选择C
37.B【解析】A中乐不思蜀是用来形容刘备的儿子刘禅的;C中卧薪尝胆是用来形容越王勾践的;D中纸上谈兵是用来形容赵括的;只有B选项中精忠报国是用来形容岳飞的,故选择B。
38.B【解析】本题考查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房屋必须建立在地基上,A中艺术和经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C中婚姻也不一定建立在爱情之上,D中烦恼和欲望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B中的火车必须行驶在铁路上,故选择B。
39.D【解析】题干中的对应关系为教师在教师教育学生,教室是连接教师和教育之间的桥梁;只有D符合此对应关系,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节目,舞台是连接演员和表演之间的桥梁,故选择D。
40.A【解析】计算器的作用是运算,相机的作用是摄影。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