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练习题(8月10日)
2017-08-11 16:55:21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 来源:华图网校
添加人工客服
2017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练习题(8月10日)由江苏事业单位招聘同步华图网校整理发布,更多华图网校的信息内容,请关注江苏教师招聘考试频道。
1.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 )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活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2.在歌唱或做韵律动作时,往往不能和其他人同时开始和结束的是( )。
A.小班儿童
B.中班儿童
C.大班儿童
D.各年龄班儿童
3.在白布上,贴上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 )的感知规律。
A.感觉后像
B.感觉对比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理解性
4.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的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急性重型腹泻对儿童的危害最主要是( )。
A.营养不良
B.内分泌紊乱
C.代谢紊乱
D.脱水、水电解质紊乱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2.A。解析:在集体歌唱或做韵律动作时,3岁左右的儿童还不会相互配合,往往不能和其他人同时开始和结束。
3.B。解析:贴绒教具的白布和紫色茄子构成了强烈的颜色对比,这正是运用了感觉对比的规律。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4.B。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幼儿园在很早就对幼儿进行正规学术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发现,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这种“小学化”教学。
5.D。解析:小儿发生腹泻后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丢失造成脱水。
以上即为《2017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练习题(8月10日)》全文,[点击查看]更多江苏教师招考公告,关注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