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辅导:言语理解(2)
2013-11-22 13:14:36 江苏公务员考试 来源:江苏华图
添加人工客服
江苏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解析
1.A[解析]文段首句讲述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公正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第二句讲社会公正问题已经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第三句通过转折词“然而”引出文段的主题句--我们需要理性看待社会公正问题,后面的两句都是关于“社会公正”这一概念的阐述,讲述了“社会公正”的含义和实质。A项与主题句相符,为正确选项;B项,是对首句的精简压缩,讲述的只是一种社会现象;C项,是对社会公正概念的理解,并且偷换概念,“公民”不等同于“社会成员”;D项,是对第二句的片面引申。
2.D [解析]文段的首句即点明“人品和才能不可截然分开”,然后阐述人品和才能之间的关系,表明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仅仅看这个人的人品或才能,而应综合这个人的人品和才能来得出结论。A项,文段并没有比较人品和才能谁更重要;B项,偷换主体,文段指的是评价人,而不是评价人的人品;C项,属于无中生有;D项,属于作者的言外之意,符合文段的意图。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3.D [解析]通过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找出主题句的位置所在,从而确定与其同义替换的选项。文段首句通过对“烧香拜佛”这类传统习俗的分析,提出应理性对待传统习俗。第二句讲述如何对待传统宗教仪式中的糟粕。而第三句则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里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传统习俗。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如何对待传统习俗的问题。A项,以偏概全。B项,表述片面,仅涉及宗教糟粕。C项,主体是传统文化,故排除。D项,总结最全面,为文段主题句的同义转换。本题正确选项为D。
4.A[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个人和政府相互制衡,个人诉求私人利益,政府则代表公共利益。B项,第二句指出社会和谐需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相互制衡,故B项表述有误;C项表述不符合文意,文段是指该诉求的还是得诉求;D项,政府本身就代表公共利益,所以不应用“兼顾”。A项,符合文意,为正确选项。
5.C [解析]文段讲述了外国文学在国内图书市场遇冷的原因。一方面,国外引进的图书整体质量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读者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同时文段还指出这正是中国本土作家抢回图书市场主导地位的绝好时机,但前提是满足读者的精神生活需求。由此可见,读者期待阅读本土作品的主要原因是满足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
AB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本题正确选项为C。
以上即为《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辅导:言语理解(2)》全文,更多江苏公务员招考资讯,关注江苏公务员考试。
(编辑:南京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