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369-4958

招考信息 试题资料 备考资料| 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备考图书| 直播课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刷题app| 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南京 咨询
    常州 咨询
    淮安 咨询
    连云港 咨询
    南通 咨询
    宿迁 咨询
    苏州 咨询
    泰州 咨询
    无锡 咨询
    徐州 咨询
    盐城 咨询
    扬州 咨询
    镇江 咨询
    025-8369-4958
  • 您当前位置: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面试 >

    阅读模式

    202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囤药焦虑"谁之过?

    2023-04-04 15:27:19 国家公务员考试 来源:江苏华图 华图在线APP

      202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囤药焦虑"谁之过?由江苏公务员考试同步江苏华图整理发布,更多江苏华图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热点链接】

      近日,“蒙脱石散的作用”、“诺氟沙星是什么药”等话题登上热搜。据报道,此前一张在网络上热传的截图称,奥密克戎新变种容易导致腹泻,建议大家准备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等药品。由此导致北京、上海、深圳的多家药房均表示蒙脱石散售罄,线上配送也处于断货状态。一张不知发布者背景的图片,一夜之间让蒙脱石散脱销,公众的“囤药焦虑”到底是谁之过?

      【政策理论】

      1.背景

      近段时间,随着遍布网络的XBB.1.5毒株的各种传言,甚至一些平台流传的截屏夸大了XBB.1.5毒株的致病性,尽管专家强调,不能随意服用蒙脱石散,但根本挡不住蒙脱石散的脱销。据了解,相关传播囤药信息的当事人已被警方批评教育,也深刻反省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其实,药品都是有保质期的,大量囤药,真无必要。反而,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反观当下,大众的囤药行为,也实属被逼无奈,因为信息不对称、缺乏医药常识等,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被别有用心者用来渲染蛊惑人心,让民众惶恐不安,借此牟利,不仅会扰乱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还会让真正需要的人群无法及时购买,甚至有人还可能因用药不当给身体带来副作用,此等行为,着实可气可恨。

      2.原因

      一夜之间让蒙脱石散脱销,产生“囤药焦虑”,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药部门及专家未及时给予科学指导和解答。面对“囤药焦虑”,相关部门没有第一时间提醒民众理性购药,比如什么症状应该用什么药,也未及时公布日常可以采购药品目录,才导致民众盲目跟风,相信传言,被黑心造谣者利用,产生“囤药焦虑”。

      (2)部分群众缺乏医药常识和辨别能力。不清楚蒙脱石散、诺氟沙星都是什么药,有哪些作用,新毒株应该怎么备药,备什么药等,同时对平台网站的消息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造谣者带着走,成为囤药一份子。

      (3)相关监管部门监管缺位。对市场监管不到位,对于相关药品的售缺乏引导,导致市场混乱,也未及时依法处理别有用心者、造谣者,致使市场混乱。

      (4)平台和网站未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舆情热点的风向标,未及时关注热搜是否自然爬升,是否有人恶意幕后操作,没起到警惕和防范的作用。

      3.对策

      (1)加强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近两年市场监管总局曾先后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捏造、散布推动或者可能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其他信息的”,属于哄抬价格违法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应该夯实部门责任,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及时发声,确保科学信息透明公开。相关部门及权威专家应及时公布权威信息,提前研判有哪些毒株、可能会出现的症状、需要对应用什么药品或物资,及时透明公开的科学信息,通过官网、人民日报、微博等各种平台提前向公众普及相关信息,保障群众在面对相关信息,能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3)科学统筹,完善药品保障机制。医疗等部门应在科学指引下,提前做好医药物资准备,提早安排生产、适度加大供应,并将相关药品和物资纳入保供名单,及时公布必备药品目录,稳定药品价格,并指导销售渠道落实“限量、拆零、限价”原则,做好药品市场宏观调控,保证买得到、用得对、信心足。

      (4)加强监管,建立联合惩罚机制。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应联合执法,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抽检排查市场,对于破坏市场购买渠道、蛊惑人心、借此牟利的不法分子等行为,坚决依法予以严厉的处罚,以示惩戒。

      (5)积极引导,实现第一时间防范干预。各大网站、平台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时刻关注热搜是否自然爬升,提高敏感性和警惕度,做好防范和干预工作,同时对于恶意宣传、渲染等行为予以禁言、关停、报案等,确保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6)理智冷静,做到科学合理备药。面对疫情,民众备药本身具有其合理性,在大环境下,会让民众有安全感,但也不妨冷静一些,理智看待疫情发展和用药需求,按照专家提示和官网发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备药,避免产生囤药焦虑,同时注意加强日常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方是长久之计。

      【知识运用】

      1.假如你是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有市民打电话来反映在最近在大小药房、药店,均买不到布洛芬等药品。对此,请问你会怎么做?

      【评分要点】

      (1)真诚地向市民道歉,告知我们会迅速解决问题,向他了解无法购买药品的原因,并告知反馈的大概时间。

      (2)核实各个片区的药品分配数量和对应的发放数量以及现在的缺口数量,向医药部门及相关的药品销售网点、医院等部门了解事情的实际情况,并查看当时的销售、进购相关记录,做好数据资料整理工作。

      (3)根据调查到的实际结果处理问题,如果确实是因为急需药品数量不够要及时向市民解释清楚,并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备,同时协调相关部门配齐药品物资,保障药品第一时间的供应,并畅通多渠道预约购买,保证绝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如果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等,后期会组织集体培训和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同时也要谢谢监督和反馈等。

      热点9: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

      【热点链接】

      1.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具体来看,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2.国际媒体17日纷纷关注中国人口变化,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在经历多年的出生人口下降后,中国总人口数开始减少,对长期稳居世界头号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新的现实。英国广播公司(BBC)17日称,联合国前统计司司长、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保罗表示,中国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充裕的准备时间”来应对人口挑战。

      “中国是否已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并让位于印度?”《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称,联合国2022年7月发布的预测显示,印度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国家。

      针对外界预计印度已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预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回应称,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较为充沛,两国应用好人口红利,实现各自发展振兴,并为人类未来做出更大贡献。

      【政策理论】

      1.背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口负增长的到来,是人口转变规律长期作用的产物。此前,我国人口负增长惯性的隐性积累已有很多年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口就进入了公认的低出生、低生育行列,开始积累起人口负增长的势能。低生育背景下,人口之所以保持了正增长,是因为人口正增长惯性作用使然。

      2000年前后,国内人口学界就敏锐提出:我国已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宣告了人口极低出生率、极低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人口新时代的到来。2000年“五普”时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仅有1.22,2010年“六普”时仅有1.18,2020年“七普”时也只有1.3,生育率二十年间处在极低水平。不可忽视的是,低生育率是意愿性的、内生性的和稳定性的。

      2017年以来,人口数量连续六年下降,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0‰,多数适龄结婚的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0-1孩之间徘徊。这一系列数据说明,人口低增长已经存续一段时间,人口负增长惯性一旦释放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正式严肃地摆上议事日程。而我国生育-人口少子化趋势明显加剧,生育意愿持续低迷,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2.原因

      (1)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生育水平继续下降。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同时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10年推迟约2岁)等多方面的影响,2021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

      (2)社会发展带动观念的进步,特别是女性观念的进步,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自我职业的期望越高,生育与就业的冲突越大,生育孩子的成本也越高,因此,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女性倾向于少生孩子。数据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中,生育一孩居多,接近70%;高中文化程度者生育一孩和二孩的占比相当,都在47%左右;小学及以下、初中文化程度者以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居多,占比分别为 63.42% 和 59.21%。在未生育的女性中,高学历者所占比重也超过了一半。

      (3)经济发展带动物价上涨,生育和养育成本提高。有专家表示,在中国生育一个孩子,从0—17岁的养育平均成本是48.5万元,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韩国。而且,养孩子还包括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条件,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辅导功课、甚至包括给孩子买学区房等等,这些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根据相关机构2018年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48%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比高达40%及以上,这些压力导致年轻人恐婚恐孕。

      3.影响

      (1)社会劳动力减少。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劳动力为主,如果劳动力减少,那么社会的发展势必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劳动力推动提升人口减少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减少,那么对于国家的发展也会有影响。

      (2)社会老龄化问题加重。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中国在进入净增长人口阶段,那么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会进一步突出。老龄化严重,将会进一步消耗社会的存量财富,由于劳动力减少,社会增量财富就会减少,那么进一步加剧社会财政负担,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3)经济发展将会放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从每年的9%下降到现在每年的5%左右,数据下降的背后也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口减少的数据,那么中国在接下来发展中,如果人口还在持续减少,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还会进一步放缓,没有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那么对于中国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就比较缓慢,甚至有些地区会进入停滞不前的阶段。

      (4)年轻人不再喜欢生育孩子。根据数据调查,90后有将近一半的人还没有生孩子,这也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人还没有进入到婚姻状态,或者是组建完家庭还没有要孩子。这么庞大的一个年轻群体,还没有生育孩子就可以看出生育孩子的观念,并不是很强烈,甚至00后们对生孩子的问题也会看得比较轻。

      4.对策

      (1)政府层面“催生”政策应该加大力度,提高精准度是关键。从长远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出发,优化生育、适度生育、鼓励生育是优化人口发展、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第一要务,因为生育是人口的源头,决定人口的未来。在低生育-高龄化时代,生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国家要拿出真金白银让公民能享受生育的国民待遇,分享改革红利,提振过低的生育意愿。年轻人恐婚恐育是有原因的,政策就应该对症下药,加大支持生育的相关措施,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的供应,完善普惠托育服务,提高社会在抚养孩子方面的参与度,提高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

      (2)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找人口质量的红利。未来的几十年,我们已经很难再像以前一样,继续吃人口数量的红利了,眼下就应该调转目标,改吃人口质量的红利,要达到这个目标,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素质,从教育、健康、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提升教育普及度,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推进社会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3)适时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人口负增长往往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同时,随着国人人均寿命逐渐增加,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是有点抵触的,辛苦大半辈子,总希望能够按时退休安享晚年,也有人会担心,延迟退休后,年轻人的机会是不是更少了?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靠一项政策来解决所有问题是很困难的,延迟退休要解决的是社会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来看,这是第一位的,俗话说得好,老年人是块宝,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同时,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这才是站在整个社会角度的正确做法。

      【知识运用】

      1.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数据一出,引发极大关注与热议。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评分要点】

      (1)表明自己的立场,明确人口相关问题需要客观看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包括更有效实施生育支持政策等措施。

      (2)分析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如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生育水平继续下降;社会发展带动观念的进步,特别是女性观念的进步,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带动物价上涨,生育和养育成本提高等等。

      (3)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比如政策应该对症下药,加大支持生育的相关措施,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的成本,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的供应,完善普惠托育服务,提高社会在抚养孩子方面的参与度;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找人口质量的红利,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适时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等等。

      以上即为《2023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囤药焦虑"谁之过?》全文,[点击查看]更多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苏华图教育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江苏华图

    热销课程

    备考图书

    帮助中心
    在线咨询
    微 信 群
    官方微信
    学习平台
    面授课程
    在线网课
    图书教材
    新手指南
    招考信息
    江苏华图

    江苏华图教育

    江苏华图服务平台

    在线咨询

    热线电话:025-8369-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