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之过渡时期
2017-05-05 09:29:14 国家公务员考试 来源:江苏人事考试网
添加人工客服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之过渡时期由江苏公务员考试同步江苏人事考试网整理发布,更多江苏人事考试网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到了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也就夏、商和西周时期,由于科技水平的进步,也带动了我国农业文明产生了一些变化。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农业用具的变化。从简单的木制工具以及石斧、石刀,到更多的石器农具,再到商之后出现的青铜农具。这一系列的改变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人们从“石器时代”进入到了“青铜时代”。也带来了农业的耕作制度,从“刀耕火种”的游击式耕种,向相对稳定的“井田制”的转变。
青铜农具的出现,改进了当时效率低下的农具,这是人工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而“井田制”的出现,则是土地制度上的一大进步。抛弃了之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耕作方式,变为
稳定的农耕模式,这其实也是建立在了夏、商、西周三代所共同依存的社会体制基础上。
《诗经》中有这样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其实就是在形容当时盛行的“井田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土地归国有的制度。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但它从商朝出现,西周盛行,直到春秋瓦解,战国消失,前前后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也足以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了。
到了东周,也就是我国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就进入到了一个过渡期。这种过渡主要是体现在了土地制度的过渡上,从落后的“井田制”,过渡到更加先进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上。同样,这样土地制度的流转,也就意味着,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所以,我们在课上也讲过,春秋,是奴隶制社会的终结,而战国,则是封建制社会的开始。
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又一次进化,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耕作方式,也最终进化到了一个相对高级的形态——铁犁牛耕。这种形态不仅在人力的使用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同时,在农用动力上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从这时开始,牛、马等大型牲畜,开始成为了农用动力的主要来源。这个时间,我国古代“农为国本,以农立国”的思想就开始逐渐确立了。当时的思想家都对农业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典型的就是管仲提出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价值观念。而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也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农业文明的发展,为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狠狠的加了一把火。
铁犁牛耕,伴随着铁的出现,农用工具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铁这种更加坚硬、耐用的金属,使得农业工具在效率上又得到了一次提升。后期,它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农业工具最主要的制作原料。而牛、马等大型牲畜的加入,主要是牛,直接推进了我国农业动力史的发展。从汉代之后,铁犁牛耕成为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另外,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商鞅这个人。他在秦国进行的变法,不仅帮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而且也直接推动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建立。他在变法中强调要: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些措施,大家可以发现,都是对于“井田制”的破坏,并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所以建议大家把这几点措施记住。
以上即为《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之过渡时期》全文,[点击查看]更多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