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日臻完善,以及考官水平的不断提高,培训与反培训仿佛成了一对共生体,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对于考官来说,为了最大程度上选拔出最优秀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把好面试这最后一道关,因此希望考生能够展现最真实的自我,而不愿意看到千篇一律的答案。所以,“反培训”应运而生。所谓“反培训”其实是鼓励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少讲一些套话,多讲一些“实在话”。那么对于考生朋友来讲,如何区别哪些是套话,又该怎讲化被动为主动,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呢?
一、公考面试“套话”举例
真题 | 案例 | 原因剖析 |
单位要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在会前一小时,你突然发现背景板上有一个错别字,此时,你怎么办? | 各位考官:领导把新闻发布会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好好举办这次新闻发布会,力求圆满完成,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 既然是领导对你的信任,那为什么还会出现错别字?明显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因此,自相矛盾。 |
某产品被群众举报有安全隐患,领导指派你去进行调查,你如何开展工作? | 首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会首先制定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 这个名言警句,早就被考生用滥了,考官也听厌烦了。 |
当然,在面试中这样的套话还有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就不一一举例。那么考生该如何避免以上套路,给考官一个清新亮丽的感觉呢?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将通过一道真题的解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解读考生易犯错的地方,最后给出比较灵活的答案。
二、真题举例
【真题】某产品被群众举报有安全隐患,领导指派你去进行调查,你如何开展工作?
微观层面:很多考生回答时,套话连篇,比如“领导交给我这项工作是对我的信任,自己一定要认真完成任务。”这就是套话,本来你的工作就是这个,你不完成也不行,更谈不上领导信任问题。
宏观层面:很多考生在回答时,总是三部曲,第一要做一个详细的调查计划,第二认真开展调查,第三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就完了。在刚练习的时候可以这样说,但是练习一段时间后,必须突破固有的框框,因为已经明确告诉你什么工作了,必须按照工作来回答。
【评分参考】
(1)搜集这个产品的有关信息,如国家或者工厂制造标准,以及该产品在本地区的销售状况,举报的危害情况(有多少人,危害程度等等)。
(2)请教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对产品的情况进行鉴定。
(3)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制定调查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如到商场,到受害人家里,或进行住户访问调查等等。
(4)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写出正确的调查报告,看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得出结论。
(5)呈报领导,以便领导根据报告作出决策。
三、总结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在组织管理这一题型中“反培训”,可以借鉴“逆推法”,即首先明确某项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然后进行反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具备哪些要素,换言之,影响这个目标达成的要素就是这个题目的主体内容,最后将答案反过来讲出来即可。同时,还需注意的是,组织管理的答案并非一定只要三步(事前计划、事中实施、事后总结),我们可以将三步拆成若干小步,这样不容易遗漏要素。
华图教育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