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简称:南京天光所)2001年4月组建,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 年的原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科研部分及天文高技术镜面实验室。1998 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3 年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硕士学位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其前身为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成立50年来,共为我国研制了包括2.16米光学望远镜在内的50多台不同类型的天文仪器和观测设备。迄今共获得国家、院部省级的各种奖励60项,其中,作为第一获奖(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第二获奖(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另外还为美国、西班牙、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研制了近30台天文仪器, 在国际天文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近5年南京天光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令人注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上成果均为第一完成单位);连续八年入选年度“十大天文进展”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胜利落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入选“2008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位居榜首。我国首批南极望远镜阵CSTAR研制完成,并成功安装在南极Dome A,获得天文观测结果,使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开展南极冰穹A天文观测;开展了中国的30-100米地面光学/红外望远镜方案CFGT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预研究;瞄准国际天文学前沿,在国内最早开展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技术研究,已达到与国际同类研究小组相当的水平。
南京天光所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天文光学、天文仪器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和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和技术支撑队伍。现有院士3名,研究员20余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30余名,并与国际多个著名天文单位合作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每年利用各种渠道派遣科研人员到国际一流的天文台和研究所进行工作访问和学术交流。研究所设有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天文光谱和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室、高精度大口径镜面技术实验室、太阳仪器研究室、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和望远镜工程中心等研究单元。
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发改委、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以及1米空间太阳望远镜(SST)和 500主动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预研,地面30-100米光学/红外极大望远镜的方案和关键技术预研,南极望远镜研制和技术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