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被广大求职者认为是一“金饭碗”,众多求职者都想进入公务员队列,以致公务员录用考试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新热门。大多考生追求公务员职位是因为公务员的高稳定性、高福利性、高声望性等,如上海、北京、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等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省,公务员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同时在现今的就业压力情况下(如表1所示),使得众多求职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都投入到考公务员的大军中去。但是,这么多人对公务员岗位报以这么大的热情关键在于现今的公务员录用考试是基于“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上进行,激发了他们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热情和信心。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概述
2007年11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根据《公务员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精神,颁布了《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其中,第三条规定:录用公务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即通常所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都是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进行的,确保考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每年一次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基本上是定在11月份末,按此推算,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招考公告和大纲基本上在10月份中旬出来。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告和大纲是10月13日发布,10月15日-24日进行报名,11月30日(11月份的第四个周日)进行考试。而各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以下简称“省考”)基本上都会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以后,因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是把握本年度各地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向标。
无论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还是各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都会吸引很大部分考生参加,使得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如表2所示),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务员录用的考试难度也在逐步加大。从公务员录用考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简称“行测”)试题量上来看,在考试时间120分不变的前提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从原先的120道题目到现在的140道题目,每题答题时间从1 分/题到53.1秒/题;现今省市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科目行测都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标准,每题基本上在1分钟以内。《申论》试题的材料阅读量从原先的3000字到现在的8000字左右。可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难度随着考生数量的增加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逐渐加大。
二、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三不完”现象
在考生数量逐年增加、考题难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通过笔者的研究,公务员录用考试出现了“三不完”现象,指的是做不完、复习不完、写不完。
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让你“做不完”。行测试题量加大,到2008年题量已经达到了极限——140题,要求考生120分中里面完成(如表3所示)。而且部分题目的阅读量很长,如言语理解和资料分析等。一般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不可能的。
2、常识部分让你“复习不完”。从历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中看到(以2009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为例),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而且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是一个学科或者是一个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在大纲发布后短短的近45天里面,要想把这七大块内容复习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3、《申论》让你“写不完”。申论试题的阅读量是逐年加大,到现在材料是8000字左右,考试时间是150分钟,总共3-4道考题,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写总数近2000个文字,并要求这些文字很精炼。因为考试时读申论考题材料跟平时的阅读不一样,给定的材料要求考生要读懂、读明白、读透,所以考生读材料基本上要花去45分钟到60分钟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剩余的时间写近2000字的申论就显得很局促,并且绝大部分考生是很难在正常情况下写完。
三、公务员录用考试方法与技巧
在“三不完”法则的困扰下,考生都认识到了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难度,绝大部分考生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无从下手,主要是对公务员录用考试精神理解的不透,未走出“三不完”法则的困境。如何走出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三不完”法则的困境,则是公务员录用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正视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
每当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等各种考试,考生都抱着考试大纲研究好长一段时间,而在考公务员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空而短小,但是里面却蕴含着考试的方向和技巧。在研究大纲过程中,考生可以将今年的大纲和往年的大纲相比较,看差异性在哪里,而这些差异性正是考试关键所在。同时,要注意给定例题的解题方法,这些解题方法很有可能是今年考试过程中要用到的解题方法。
2、《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测是让你做不完的,而且考官在出题过程中也不希望你能够做完整个试题,因为在设计考题的过程中,从出题者的解题思路去解题,在120分考试时间内是刚刚好把试题做完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考生要注意有所选择题目。因为,行测最后的成绩不是每题平均分配的,而是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再给定设置的分数权重,如果错误率越高那么此题权重就大,错误率越低权重越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五大类题目(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项目做对,对于自己弱势项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训练,找准方法。如,数量关系中的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每年基本上是15道题,要求你15-20分钟之内完成,很多考生把数学运算题目理解成为“应用题”,以致在解题过程中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那么这样势必会增加做题时间,这样就陷入了出题者的“陷阱”;考生一定要理解数学运算一定不是通过“解方程”来求解的。
【例题】:某高校2007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 。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 。而研究生毕业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 , 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
A .3920 人 B .4410 人
C .4900人 D .5490 人
【解答】:此题用列方程是可以解。但是,通过仔细分析题干,抓关键词,我们对这道题目只需2秒就可以解,这道题目中一个关键的原则是:“人没有半个”,不存在0.1个人。所以ABCD中的四个备选项乘以102%是个整数的,那就是正确答案。所以此题毫不犹豫选C。
所以,行测中每类题目要找准此类题目考查你的什么能力,根据能力点去寻找方法,这样才能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胜出。
3、复习常识要学会“舍得!”
按照“三不完”法则,常识是让你复习不完的,所以复习常识的时候要有所侧重,抓主要矛盾。常识主要复习以法律知识的运用为主,这样就会有的放矢,因为我们国家是法治国家,一直在推行依法治国,所以作为一名准公务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
但是,这些法律知识是以基础性为主,为体现“公平、公正”,考试中常识的命题肯定不会考到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所以考生复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常识就可以了。考生在复习中先一定要把法律知识先掌握,再如果有时间的话去复习其他的除法律外的六个部分。
4、申论考试要学会读材料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试中,申论的材料近8000个字,分15-20个小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很散,要求考生自己去总结。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面对繁杂的材料,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一则材料进行小结,这样在小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整个材料的主旨思想以及所要表达的社会热点和社会本质现象。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多看近一年度发生的社会热点,多分析,并且多练,必要的时候要记忆些展现政府执政理念的关键语句,如“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公务员在工作中要热情、依法、奉献和负责等经典语句。
此外,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通过答题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考官的思路来解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舍得”,这样才能在公务员考试中更能胜出一筹。
相关阅读:
2012江苏农信社考试辅导课程
2012江苏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