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旗下网站
全国分校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公务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第一品牌——江苏华图 >> 辅导资料 >> 申论 >> 正文

2011年国考指导:驾驭申论热点技巧

作者:jiangsuh…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5 20:46:57

    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有很多考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搜集与整理申论热点材料,可申论考试得分仍然不高。这是为什么?关于这一问题,本文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准确驾驭申论热点,而不是被社会热点所驾驭。

  一、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战略层面的备考技巧——“藐视”

  对于社会热点,在战略上应该进行“藐视”。申论既不是社会热点知识的背诵考试,也不是对社会热点进行议论、评判的个性考试。申论考察考生在面对一些棘手的社会问题时,如何来深刻领会给定资料背后的内涵,从而顺利解决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在阅读完给定资料后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察的重点在于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吸收理解转化,而不在于社会热点本身。比如城管问题这样一个社会热点,2007年北京社会在职公务员考试、200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2010年新疆公务员考试也都考查到城管问题。但各地对于这样一个热点的考察角度和题型是不同的,这些都只有在阅读完给定材料后才能分析出来。如果考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多,对最后的实际得分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绝大部分的答案都可以从申论给定材料中找到。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考生没有专门准备社会热点依然能得高分,而有的考生刚好押到了某个社会热点但是得分却依然不高的原因。这是否意味着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就可以一点也不用看社会热点了?当然不是,社会热点的准备在战术层面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对那些平时对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本来就不多,申论学习找不到感觉的考生来讲是非常有帮助,下文将着重从战术层面来分析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备考技巧。

  二、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战术层面的备考技巧——重视

  首先,要学会体验“敏感”。这里的“敏感”不是敏感话题的意思,而是指考生在对待社会热点时要敏感地察觉到,某个事件能否联系到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联系到其他相关事件从而组合成为一个可以考察的社会话题?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大连石油泄漏事件,考生就可以联想到这是一起不重视安全生产,没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事件,背后还能折射出一些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因素。通过这种敏感练习,考生在真正的考场上就能更容易找到材料的中心议题和方向,顺利完成整套试卷的作答。

  其次,要学会培养语感。申论热点材料,特别是央视系列、人民日报系列、新华社系列的报道,往往都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相连。通过朗诵这些经典的新闻和评论,特别是其中的原因分析、对策建议部分,能够帮助考生找到正确的公务员文章写作思路与用语。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媒体的报道和评论都能帮助考生培养正确的公务员文章写作思路与用语,考生一定要仔细甄别。江苏华图推荐《人民日报》、《时事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媒体的资料。

  最后,要学会酝酿情感。申论考试并不是考察考生对具体问题的内容掌握了多少,而是考察考生有没有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政府的拥护、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因此,多从正面角度阅读一些社会热点,从中培养出自己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关注,培养出自己对党和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拥护。这种情感如果体现在自己的申论文章写作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阅卷老师的共鸣,提升印象分。2009年北京市上半年公务员考试,谈“国民素质的提高”的话题,考生就应该在自己的议论文中体现出对国民素质不高带来的深深的忧虑,体现对于政府在教育和管理层面的政策的拥护,体现出自己积极建言建策的积极性,让自己的议论文饱含情感。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把握了这样两点原则,在对待申论社会热点的准备时就能准确驾驭材料,而不是被社会热点材料所驾驭。

(转自国家公务员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

    点击查看



    华图简介 | 联系我们 | 支付方式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华图招聘 | 客服中心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
    增设电子公告服务栏目的批复(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33号函
    客户服务热线:4006-42-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