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月12日参加完复旦大学“望道计划”自主选拔招生面试,家住虹口区的上海市应届高三毕业生林羽一直有些忐忑不安。为了这场考试,他付出的代价是放弃前一天的“北约11校”、“华约7校”自主招生联考,以及同一天的“卓越联盟”9校联考。
虽然还有6月的全国统一高考,但对于林羽这样的市级重点中学毕业生来说,错过上述28所全国顶尖高校的自主招生,代价还是很大。
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原本希望借自主招生改革摆脱应试教育的“独木桥”,但现在各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却让他们穷于应付。特别是两大高校联盟“北约”和“华约”相继形成之后,竞争空前激烈。“生源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就如同原料之于产品。”上海某211高校招办主任说,招生招得好,无论是将来参与竞赛、申请项目等看得见的竞争,还是从学校的氛围和口碑等软实力上,都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5、2006年,复旦推出“千分考”之初,校方就明确表示,不出高中10门课程的笔试不需要特别准备,考题灵活多样的面试也无从准备,更不可能推出相应的辅导班。但现实是,各中学纷纷推出针对自主招生的课程和培训,事实上加重了考生的负担。
比如上海交大附中,每周有六节选修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针对自主选拔开设的课程,也可选择对主修科目进行查漏补缺的课程。
通过自主招生考进复旦的原上海复兴中学毕业生小顾告诉记者,高二下学期就已文理分科,复旦的“千分考”涉及10门课程,不听考前指导肯定不行。他说,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都参加了相应的辅导。
2009年,由上海市教科院联合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地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所做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苏浙沪高中教育的影响”调研表明,57.8%的学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使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46.7%的教师有同样感受。
6、在一位知名教授看来,现在的“联盟”属于“名校拼盘”或“利益同盟”,“现在的三大联盟里面,‘卓越’还算学科色彩鲜明,以理工科为主,但‘北约’和‘华约’完全没有区分度,‘华约’里既有清华、上海交大和中科大这样的理工科名校,又有南大、浙大、人大这样的综合性高校,‘北约’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果一名考生想考北大和南大这样的高校,他就必须报考两个联盟,而两个联盟考试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复习范围大大增加;如果联盟撞车,他就必须从中作出选择……所以,目前名校的结盟方式是很不合理的。”
以近两周来的自主招生测试为例,说起来有参加30多所高校自主招生的机会,事实上一名考生在两周内最多只能参加三场考试,很可能最多只有被三所学校录取的机会,其中还有多所心仪学校“撞车”。来自江苏省海门中学的一名考生家长说,孩子想报北大和交大,但无法兼顾,最终只报了北大。
(编辑:南京华图)